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贫困     检索到  469  条相关信息

本书以聚居于藏彝走廊的彝族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彝族贫困社区的类型化研究,全面分析彝族长期贫困及代际传递的现状,测量彝族长期贫困的广度和深度,分析影响彝族长期贫困的因素,研究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特征,分析产生贫困代际传递的结构性因素、家庭因素与个体禀赋,研究扶贫政策对彝族长期贫困家庭的干预效果,研究治理彝族长期贫困以及遏制贫困代际传递的长效机制。本书主要研究材...

作者:王卓 出版时间:2022-08-01

本书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中国城市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贫困家庭青少年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我国贫困家庭青少年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在教育、就业、个人身心发展、家庭关系、社会生活、社会参与等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初步呈现出贫穷循环趋势。作者一方面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分析贫困家庭青少年的问题,另一方面更集中地从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的角度,探讨解决问...

作者:孙莹 出版时间:2005-10-01

本书关注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家庭、朋友、社区三个层面的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本书在压力过程模型、相对剥夺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压力应对理论的指引下,提出了分析框架,分别探讨了贫困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抑郁感、孤独感的影响及社会支持在贫困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抑郁感、孤独感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贫困是影响老年人个体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

作者:童玉林 出版时间:2022-02-01

“人有恒业,方能有恒心”,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对于城市贫困者及其家庭来说,就业是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贫困者理性又谨慎地做出就业选择。本书旨在通过城市贫困者的就业选择研究,探讨就业选择背后的行动逻辑。全书基于福利三角理论框架,探讨个体、家庭、国家与就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解释城市贫困者低就业率背后的非典型福利依赖,并提出加入“社会”...

作者:宁雯雯 出版时间:2022-05-01

本书通过对1992年前后和2009年前后两个时段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在小学和初中学习场景的再现,系统地展现了家庭背景对子女学业表现的影响,以历时性的视角探讨导致教育结果阶层差异的原因及其变化趋势。在回答现实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城市贫困家庭子女比改革开放初期,更难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获得学业成功”的同时,本书针对转型期义务教育中愈演愈烈的“择校热”和“校外辅导热”等现象...

作者:王平 出版时间:2013-12-01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实现路径。随着搬迁项目的持续推进,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对这项活动的顺利执行提出了挑战。在这一形势下,政策制定者开始意识到实现移民搬迁农户生计可持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易地扶贫搬迁可以通过影响农户的生计资本积累,修复、重建和提升农户的生计能力,进而调整和优化农户的生计策略,完成生计资本的重塑,实现移...

作者:刘伟 黎洁 出版时间:2020-05-01

社会福利研究中的主流范式往往聚焦于引致贫困和剥夺的结构性因素,却忽略了个体的能动性。事实上,贫困老人进入老年阶段就是抗逆力的证明。贫困老人的抗逆力是老人个体及其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缓冲逆境衍生的压力,以达致个体在心理和生理功能上保持相对稳定和均衡的过程。这使得抗逆的过程成为联系宏观结构和微观个体之间的桥梁。本书在抗逆力的理论框架下使“个人”与“结构”有机结合,...

作者:陈岩燕 出版时间:2018-08-01

自21世纪初期以来,中国人口加速老化,与之相伴的是失能老人不断增多。失能老人群体因“年老”和“失能”使其在老年照料方面处于双重弱势困境,亟待得到政府和学界的特别关注。当前,在长期照料服务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以及家庭照料功能严重弱化的双重挤压下,众多失能老人因缺乏充足照料,陷入照料贫困这种收入贫困之外新的服务贫困。本书构建了照料贫困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探讨了...

作者:陈宁 出版时间:2021-09-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