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分洪受灾人口、田亩统计
所属图书:湖北省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省的抗洪抢险工作

本章主要叙述1949—1956年湖北省的抗洪抢险情况,以及政府领导人民修建荆江分洪工程的情况。

1949—1952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一)1949年的抗洪抢险概况

1949年,湖北省水灾严重。武汉市军管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进入武汉、接管江汉工程局以后,用很大的力气去修堤抢险。这一年,武汉市的防汛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全省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修堤抢险。

1949年5月中旬解放军解放武汉地区后,为了保护沿江广大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武汉市军管会督令所属机关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防汛工作。同时组成武汉防汛委员会,由市长吴德峰兼任主任。武汉外围沿江各专署亦成立了水利局。5月下旬,江水猛涨后,武汉人民政府当即派遣江汉工程局及其所属8个防汛工务段和20余个水位测量站的相关人员分赴各险要处加强防汛工作。军管会水利管理处亦派遣大批干部赶赴武昌、大冶等地协助抢救。在武汉市区主要是抢修张公堤和武昌东南的武泰闸等工程。张公堤原高29.29公尺,长22公里,堤内即为市区。该堤因被破坏惨重,修复工程极为艰巨,但在军民合力抢修下,于6月24日提前完成任务。武泰闸亦在军民合力下提早修竣。此外,武汉市建设局为减少后湖(张公堤内之市郊)积水,特于湖边装置6架每小时能排水125万加仑的抽水机,加紧排水。汉口亦装有25架抽水机,以排疏阴沟积水。在修防中,武汉市人民政府先后拨发防汛经费4254万元、麻袋26万条及铁丝等器材1万余斤。市警备司令部调三个营的部队协助防护。在武汉外围鄂城及沔阳一带,亦积极展开抢修工作。《武汉军民合力抢修,安度本月最高水位,鄂城群众向修闸我军献旗》,《人民日报》1949年7月23日。

鄂城樊口民信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