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脆弱性的多学科视角认识
所属图书:基于脆弱性视角的灾害管理整合研究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关键词:
灾害管理整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对于一门学科而言,术语是学术研究基础与对话平台。灾害研究历史呈现出与灾害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相统一的多学科交叉视角特征,随着多学科聚焦灾害领域,学科所专有的话语也随之进入灾害研究领域中,廓清灾害及其相关领域的诸多基本概念,破除灾害研究领域的“盲人摸象”“通天塔”式(Tower of Babel)的话语困境,是通向整合灾害研究之基石。“风险”(risk)“危机”(crisis)“灾害”(disaster)分别是风险、危机以及灾害研究领域的核心基础概念,不同研究传统之间既呈现区隔性又存在互通性。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对于这三个概念的界定皆存在差异。

先看“风险”的定义。其在传统的自然科学范式下,通常被认为具有客观、可量化特征;而在社会科学范式下,则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理视角对其定义,认为风险是社会的、建构的、动态的。从与风险密切相关的“危险源”(hazards)概念的界定来看,自然科学角度下,危险源是客观、自然形态的事件、物体以及状态,而社会科学视角下,危险源则是社会层面的,对其界定的过程实质是社会主体的价值选择过程。

再看“危机”的界定,也受到标准不同而带来的内涵差异。有从影响范围来界定危机,也有从组织决策视角的危机定义。例如从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技术工程、文化人类学等不同视角,面对相同事件,各学科依据核心判断标准能够获得不同的情境认知,从而可以给出不同的危机定义。

而关于“灾害”的界定,同样也存在巨大差异。自然科学从损失、范围、长度等客观维度来界定灾害,而社会科学则强调从社会、文化、政治、心理等社会与心理维度来界定灾害。其实,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极大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