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年历届中非合作论坛成果及中国援助承诺(2000~2018年)
所属图书:从援助到发展合作:21世纪初中非关系演进研究
出版日期:2021年1月
关键词:
中国对非洲从援助到发展合作的历史进程

中非交往的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中非就有来往的记载。Gao Jinyuan,“China and Africa: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 over Many Centuries”,African Affairs,Vol.83,No.331,1984,pp.241-250.一般认为,现代中非关系开启于1955年的万隆会议和1956年新中国与埃及建交。而中国在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对埃及的援助则被认为是中国援非的开端。《周总理电纳赛尔支持反侵略斗争 中国政府决定赠送埃及二千万瑞士法郎》,《人民日报》1956年11月13日,第1版。中国从来都是从战略高度出发看待对非援助。根据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援助理念、援助途径这三个因素的阶段性变化,大致可以将2018年以前的中非关系分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1956~1978年)、调试阶段(1978~1992年)、转型阶段(1992~2000年)和新阶段(2000~2018年)。其中,在新阶段实现了从援助到发展合作的跨越。

第一节 初始阶段(1956~1978年)

中国援非的时代背景、政策理念与运作机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两极格局的壁垒界限分明,中国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封锁、外交孤立和军事威胁,承受了巨大的体系压力。奋起抗争,应对威胁,同时争取国际承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国家安全是新中国面临的首要安全问题。外交和对外援助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为此,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和援越抗法两场战争。以1953年7月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和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为标志,新中国经历了战火的考验,周边安全环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