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中外关系     检索到  16  条相关信息

在西南地区建华侨大学的构想,为了更好地促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的教育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考虑在南宁或者昆明建设一所华侨大学。关于当前中国华侨性质的两所大学概况进行了介绍,对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建设华侨大学的必要性,也有相应说明。

作者:李雪岩 龙四古 出版时间:2013-05-01

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准确认识和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成为切实抓住新机遇、有效应对新挑战、做好战略机遇期新阶段的各项对外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厘清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与条件、新阶段战略机遇期内涵与条件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家经济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王在邦 出版时间:2013-01-01

编者按:本文根据2016年10月21—22日“第四届中国边疆学论坛”期间,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的对周伟洲教授的深度访谈记录整理而成。“第四届中国边疆学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与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访谈人:张帆,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助理研究员张帆:周老师您好!欢迎您来成...

作者:周伟洲 出版时间:2018-07-01

本文认为21世纪初的中非关系实现了从援助关系到发展合作关系的演进。中国将承担国际责任与中非共同发展结合起来,将中国的供给与非洲的需求结合起来,引致中非发展合作的良性实践,构建起中非新型的发展伙伴关系,中非已成为协同发展的共同体。

作者:李源正 出版时间:2021-01-01

乾隆征缅之役是清代重要的政治、军事事件,在清史和中缅关系史上有重要影响。征缅期间有经略边事而又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的明瑞、阿桂、傅恒等封疆大臣以及佐幕入滇的文人。他们在征缅之役中的文学活动十分活跃,相互往来唱和,形成了以入滇文人为核心,兼幕主和地方文人组成的文学群体。入滇文人的诗歌创作内容得以拓展,诗境有了极大提高,艺术特色以新奇为主。究其原因,与他们所处的地...

作者:茶志高 出版时间:2018-12-01

本章主要论述近代商会化解金融风潮之探析—以天津为中心的考察。文章着力探讨20世纪初天津商会如何积极采取种种举措,上下奔走,使此起彼伏的金融危机趋于缓息,而且针对有的学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之商榷。包括金融风潮这次爆发、天津商会化解风潮之举措、对商会作用的一些思考等。

作者:宋美云 出版时间:2005-07-01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战略关系或全面伙伴关系,双边战略对话逐步展开,中日之间的战略对话会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并得到推进的。

作者:王新生 张利军 出版时间:2008-11-01

本文尝试采用对比分析,来梳理影响南宋至明初海防与海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各项历史因素。中国历史上海防与海权的产生与演变,除了由海外贸易繁荣发展、航海技术进步与知识积累、海疆秩序维持、海外威胁挑战、王朝向陆向海的选择等各历史因素累积作用影响外,也离不开当时国际背景和与海外诸国关系的文化解释。受航海历史发展影响,中国与海外国家“距离拉近”,这一背景中,构建以中国为...

作者:刘清涛 出版时间:2014-12-01
首页上页12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